春節,伴隨著喜慶的問候和祝福的話語飛來飛去的,就是紅包了。它的存在,為春節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氛。 小時候,最盼的就是過年了,除了有好吃的外,還有父母的壓歲錢,用一張小小的紅紙,包裹著父母的祝福和期盼。除夕之夜,一家人圍著熊熊柴火,父母就會拿出令人炫目的紅包,分發給我們,說些祝福的話語,無非是身體健康,學習進步之類的。對于我們,話語似乎是多余的,紅包才是期盼的主題,那是父母辛苦一年后對孩子的愛的一種體現和肯定。接過了紅包,我們急忙揣進口袋里,希望能在身上多放一會。因為,過幾天,紅包就得收回,充當上學的費用。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,紅包其實是一種奢侈的行為。 成年后,生活條件好了,風氣也變了,親朋好友的小孩子來拜年,得給紅包,往往一個春節過完,年終獎全部泡湯了,紅包成為繞不開的煩惱。后來有了小孩,帶出去拜年,也能收回一些紅包,雖然入不敷出,畢竟虧的不太多,也就不那么糾結了。兒子對于紅包,小時候由于對錢沒有足夠的認識,無論大小來者不拒,等到長大后,他變得十分“考究”起來,不是“紅色”的大票,他還拒收,美其名曰,紅紅火火的過春節,紅包里的內容就得是紅色的。對于這個小財迷,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樂得直夸他聰明,說笑間,一疊“紅色”大票被塞進紅包,遞到兒子的手上。兒子頗有經濟頭腦,把錢存起來,說是作為未來創業的“啟動資金”。紅包就這樣從我們手里飛出去,又通過孩子的手里飛回來,飛來飛去,飛出一個歡樂喜慶的春節。 我每年春節最大的紅包不是給孩子的,而是給父母的。畢竟孩子還有遠大的未來,以后還有掙錢的機會,而父母,年老體邁,白發染鬢角,經濟收入有限。他們就像辛苦勞作的莊稼人,用一生的心血撫養了我們,而我們兒孫就是他們播種的莊稼,在他們年老的時候,我們感恩的回報,就是他們最好的收獲。父母養成了簡樸的習慣,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,平時給的錢,他們都舍不得用,悄悄存著。每當我在除夕之夜,掏出沉甸甸的大紅包遞給他們時,看著他們臉上燦爛的笑,我心里就會涌起一股溫暖。盡管我知道紅包里的錢他們舍不得用,但我還是樂此不疲地給,因為紅包里,飽含著我的濃濃的赤子之心。 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對紅包不陌生,它伴隨著我們的成長,承載著長輩對晚輩的期盼和祝福,晚輩對長輩的感恩和孝順。春節里飛來飛去的紅包,成為中華民族春節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驛站
- Oct 11 Fri 2024 09:47
斷愁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